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节 (第1/3页)
袁生暗自寻思:真有此事?我明年会被任命为当地县令? 河神见其犹疑,又道:“您到新明县后,我们应该见上一面,但人神相隔,考虑到您的部下也许会轻慢于我,所以到时您最好叫他们退下,只身一人进入庙中。” 转年冬,袁生果然被任命为新明县令。 上任后,他询问下属,得知县城南郊真有赤水神庙一座。 几日后,他去拜访,一如河神嘱托,独自一人入庙。庙中景象如河神所言,屋宇将摧,荒草漫漫,袁生伫而望之,突有一白衣男子自庙后缓步而来,定睛一看,正是那河神。 河神很高兴,对袁生说:“您不忘前约,真君子也!”遂挽起袁生,漫步庙中。 转过一处回廊,袁生突然发现台阶下捆绑着一名老僧,还有几个容貌古怪之人站在其身旁,袁生就问:“此人是谁?” 河神说:“他是县城东郊寺院里的住持,叫道成。因有罪,被我关押于此,已有一年了。每天早晨和傍晚,我就叫人用鞭子抽他。不过,期限快到了,再有十多天,我就会释放他。” 袁生问:“这个僧人关押于此,不会跑吗?” 河神诡秘一笑:“你现在看到的是他的魂魄,他本人还在其寺院里,只是已染疾病。” 河神换了个话题:“您既然允诺帮我重修庙宇,那就快点干吧!” 袁生说:“不敢忘。” 回到府邸,袁生一计算,重修庙宇要花费不少银子,而该县又比较穷,若从财政里出这笔钱很困难。犯愁时,他突然想到那个被河神惩罚的僧人:若将事情原委告诉他,叫其所在的寺院出资,为河神修建庙宇,从而解除自己身缠的噩运,他一定愿意做。 于是,袁生前往县城东郊的那所寺院。 入寺院一问,果有道成住持卧病在床。袁生见到道成,询问他的病情。 道成说:“我病已深,每天早晨和傍晚身体尤痛!” 袁生说:“我也许能帮助你,但你能不能出资修建一下赤水神庙呢?” 道成说:“假如修建庙宇能使我恢复健康,又怎么会在乎那点银子呢?” 袁生随即撒谎:“我虽然为县令,但也懂得些法术,最近去赤水神庙,见您的魂魄被捆绑在那里,问赤水神怎么回事,他说您有罪,所以才将您的魂魄拘来,每天早晨和傍晚抽打。我觉得您被鞭挞的魂魄甚是可怜,就和赤水神商量好了,只要您出资修建庙宇,他便会尽快释放您的灵魂。所以,您出一笔银子吧,此事便就此揭过不提。” 道成听后,眼珠转了一下,说:“原来如此,多谢赐教!” 十多天后,道成之疾果然痊愈,他立即召集弟子议事:“我少年学佛法,至今五十年矣!一年前不幸染疾,据本县袁县令告诉我说,是赤水神在捣鬼。他还要我病好后去修补其庙,我只知道人们建神庙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庙中之神的任务是保佑苍生,而赤水河神竟以妖术摄我魂魄,为害一方,安能不将其除掉!” 众弟子齐声道:“听从师父吩咐!” 道成带着众弟子,肩扛铁锨,手持铁锤,奔赴赤水神庙,到了里面,二话不说,将所有神像推倒砸烂,随后扬长而去。 转天,道成去拜访袁生,后者大喜:“您的病果然好了,我没骗您吧!” 道成说:“是啊,多亏您救我,如何敢忘大恩!” 袁生说:“那就抓紧时间修建赤水神庙吧,否则灾祸又要及身了哦。” 道成冷笑:“我们信奉河神,是因为他可以造福于人,所以每朝天子都诏令天下,于每州每县为其修建庙宇,而像赤水河神这样的,我还没见到过,他不但不造福于人,反而为害于人,怎能留他?刚才,我已将其庙毁掉!” 袁生大惊,但那道成意气风发,了无惧色。 一个多月后,袁生的一个下属犯了错,袁生下令杖击,竟导致其死亡。该下属的家人越级上访,告于郡官,袁县令被革职,流放一个叫端溪的地方。 这一天正午,袁生行至三峡,隐约看到一白衣男子立于路边,正是赤水河神。 赤水河神面无表情,冷冷地说:“我托你帮我修建庙宇,最终竟导致道成毁我居所,灭我神像,使我流离失所,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之罪!现在,你被流放荒僻之地,也是我报复所致。” 袁生也很激动,说:“毁你神庙的是道成!为何迁罪于我?” 赤水河神说:“那道成,现在心神正盛,我不敢惹;而你命运将衰,所以只有拿你报复。”说罢,消失不见。 袁生越发愤怒,河神之言真是太可气了,然而四野茫茫,又去哪找那河神?即便找到了也无济于事,难道要和他打一架呢?于是,我们的袁生只能在那里打哆嗦了。 仔细寻思这个故事,会发现:愤怒的不仅仅是袁生一个人。 在不同阶段,赤水河神和道成也都充满愤怒。对赤水河神来说,他没想到在他看来一件简单的事最终被袁生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而道成的愤怒来自:作为修行之人,自己的魂魄竟为本应造福一方的河神所摄,每日受鞭挞。 这里还有一个悬念:道成究竟犯了什么罪而被摄去魂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故事的发展中,三个角色都顺着自己的逻辑和轨道前进,以致最后他们似乎都不觉得自己有错。 河神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神,又称河伯。文宗大和年间,山西夏阳有河流名瀵水,一日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