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节 (第2/4页)
院的考试一定没有什么问题。” 宋思年一直对荀哥儿要袭军籍、不能走仕途一事耿耿于怀,芸娘也为此事一直耽误着自己的婚事。虽说萧靖北已和芸娘定亲,并作出了让自己子孙继承宋家军籍的承诺,但宋思年明白,在这乱世之时,凡事均不能算得那般事无遗漏,顺遂心愿。但他为了芸娘的幸福,为了满足她的心愿,仍是应下了他们的婚事。在他内心深处,却没有真正指望让自己的外孙来承军籍。 此刻,得知了许安平带回的消息,宋思年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挡在前方的一切阴暗和雾霾都烟消云散。他毕竟是被沉重的生活打击怕了的人,刚欣喜了一会儿,又觉得老天爷似乎不会如此善待自己,忍不住问道:“安平,怎会有如此好的规定,这……是真的吗?” 许安平笑了,“我开始也是不敢相信,特意寻人问了个清楚。据说,开始是潮州有一个生员,本是军籍。他的父亲死后,要他袭替军职,后来这事儿不知怎的闹到了圣上那里。圣上说:‘国家得一卒易,得一士难’,特许其脱离军籍。后来这样的事例又有好几个,圣上便干脆制定了《军政条例》,颁发天下。这对于我们这些一心让子弟从文的军户们来说,可真的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宋思年此刻才真正相信了这喜讯,忍不住又抬起颤抖的手,用衣袖擦着眼泪。 “宋大叔……”许安平见宋思年慢慢平静下来,便犹豫着开了口,声音中透着几许忐忑和彷徨,“您……您得知了这个消息,便……便不会再坚持让芸娘招赘了吧?” 宋思年一时怔住,他还沉浸在这喜讯的惊喜之中,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他呆呆看着许安平,却见许安平一双眼睛亮亮的,充满了希望和期盼,“宋大叔,如果……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我想求娶芸娘……” 宋思年愣住了,脸上浮现了浓浓的难受和自责。他一直侥幸地期盼许安平能从张氏或者许安惠、郑仲宁等人处得知芸娘定亲的事情,而不是自己来做这个恶人,可是此刻,却不得不硬着头皮让许安平伤心。他静静看着许安平,心中思量了半天,方才缓缓开口:“安平,你是个好孩子,宋大叔我从来都是将你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可是……可是……只当是我家芸娘和你没有缘分吧……芸娘已经定亲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 《明史卷一三八唐铎传》:潮州陈质父在戍籍。父殁,质被勾补,请归卒业,帝命除其籍。(兵部尚书)沈溍以缺军伍持不可。帝曰:国家得一卒易,得一士难。遂除之。然此皆特恩云。 令陈质除籍的是明太祖,颁发《军政条例》的是明宣宗。此处参照了历史,安在一个人身上啦。 ☆、许安平的归来(中) 许安平失魂落魄地走向院门。方才,宋思年为了不让许安平太难过,还特意将芸娘匆忙定亲的缘由讲述了一遍,可这并不能让许安平的痛苦减少半分。他想起刚刚见到芸娘时,她惊喜地抬头唤自己“萧大哥”;他想起了在靖边城见到的那个英武的男人,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他不俗的气质却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知道,不管是假戏还是真做,此刻芸娘的心中只怕已经深深驻进了这个男人。他深恨自己为什么要离开张家堡,离开芸娘,却让这个男人有了可趁之机,轻易地夺走了芸娘的心。 他走到门口,正好碰到提着一篮子饭菜走进来的芸娘,一股诱人的香气和热腾腾的暖意从篮子里钻出,可许安平心中却是一片冰凉。 芸娘先是一愣,随后浅笑盈盈地看着许安平,“安平哥,肚子饿坏了,等不及了吧?” 许安平停住脚步,神色木然地盯着芸娘,眼神冰凉似水,里面蕴藏着痛楚和悲哀,看的芸娘一阵心惊。良久,听到许安平酸楚的声音:“芸娘,你……定亲啦……”声音既虚且淡,带着几分不真实的飘渺。 芸娘心中深叹了一口气,终于要面对这一刻。她鼓起勇气,抬头看着许安平,目光镇定,沉默了片刻,终是轻轻“嗯”了一声。 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雪花落下的沙沙声,许安平却仿佛还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他怀着最后一丝希望,轻声问道:“方才听宋大叔说,你匆忙定亲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这场定亲……作数吗?” 芸娘愣了愣,她知道自己不能再给许安平任何希望,犹豫了会儿,终是狠下心,低声道:“自然是做数的。” 许安平忍不住倒退了一步,低头死死盯着芸娘,目光悲戚而绝望。这是他意料中的回答,他知道芸娘是重信守诺之人,自然不会随意允人亲事。可他偏偏要不死心地多问那么一句,此刻更是心痛难忍。 许安平只觉得自己的心一阵刺痛,好似出现了一个空洞,刺骨的凉风飕飕穿过。战场上,他不知捅穿过多少鞑子的心脏,令他们一招毙命。可是此刻,他似乎也尝到了心脏被捅穿的滋味,是那么冰冷,那么剧烈,那么痛不欲生。而捅这一刀的,却是自己最心心念念的女人。 他看着眼前的芸娘,还是那么熟悉的一张俏脸,却不再有熟悉的、令人心跳加快的醉人笑容。她似乎也十分激动,低头不语地站在那里,睫毛微微颤抖着,胸脯也一上一下起伏得厉害。 许安平忍住拥她入怀的冲动。尽管他在午夜梦回中,无数次地憧憬过这个场景,那时哪怕距芸娘千里,也觉得她和自己十分亲近,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