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后悔 (第1/2页)
李敏仪失望极了,看来生活并没有给她惊喜,而是让她更揪心,侄子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 李大海看见女儿好像哭过的样子,赶忙问道:“敏仪,你怎么哭了?” “没有啊,爸,我没什么事。” “对了,之前不是说今天就回深圳吗?” “请好假了,明天坐早班车赶回去,今天陪爸爸唠会嗑。” “好啊。”李大海欣慰地笑了。 他这个老丫头,那都好,若说有什么缺点,就是瘦点,还有就是太漂亮了,长的不像他和老伴。 不过,真该嫁人了,今天来的那个小伙,有精神,又踏实,为人处事很真诚,还是个团长,挺不错的。 这事儿得跟老伴商量一下。 老伴又出去串门了,还是得意洋洋的那种,辛劳大半辈子了,年轻时穷啊,媳妇出门都没有像样的衣服,现在孩子们拉扯大了,都有出息了,时不时寄钱,过年中秋回家聚会,大包小包往家带,还有三个大孙子,胖乎乎的,虎头虎脑。想想就美滋滋,老伴也要面子,近两年扯新衣服,做新鞋,身上收拾的工工整整,四处转悠,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老李家兴旺发达了! 老四今年也说了媳妇,过了年就结婚,也很顺遂。 就是老丫头,眼光那个高,前来说亲的,前些年很多,丫头一个都看不上,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死了心,说亲的少了。 不知道丫头到底什么心思,上一次来问她,到底是什么的意思。 丫头说,必须要找自己看的上的。 要是找不到咋办? 不结婚了。 李老汉不知道说什么好,最小的女儿,一向宠的没边,自己也舍不得说重话,老伴说话丫头又不听,也没法。 李老汉琢磨着,在丫头的伺候下烫个脚,哼起了当地的小调,心情好了不少,悠悠躺下。 田宗生把情况和李敏仪的四哥一说,他也挠头,这可咋办,孩子找不到了,村子这边已经翻了三遍,连个影子也看不见。 李敏仪出来时,夜色更黑了,天无星辰,白月如牙。 四哥点了支烟,燃起的火光像夏日的萤火虫,三人沉默,都有些不知所措。 黄怀德在李敏仪走后,把事情跟母亲和父亲都说了一下,几人立刻行动,通知同事等熟人,黄老爷子正在給病人号脉,忙给抓药的徒弟说了一声,让徒弟也帮忙问问。 老中医虽然年纪大了,但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不减,除了周一到周五正常出诊外,周日也腾出功夫,病人实在是太多,老中医每天也是累的够呛。 许梅晚上去黄怀德家找王芸唠嗑,听说了这件事,她是认识李敏仪的,李敏仪是儿子的高中同学,很多年前就打过交道,有时候在县里的路上见了面,那丫头说话甜丝丝的,每次都开开心心的管自己叫姨,很懂礼貌,长的也好看。 她心里犯了嘀咕,田宗生怎么和李敏仪关系这么近,那李敏仪也算是老姑娘了,还没有结婚,难不成... 回家睡觉的时候和丈夫钟汉民一说,钟汉民不耐烦地扯过被子,皱着眉没好气说:“没事瞎猜啥啊,睡觉。” 许梅讨了个没趣,这事却没有放下,她想下次田宗生再来的时候,问问他,看他怎么说。 对面的许华家里,晚上十点多了,夫妻两个还没睡。 晚饭吃的简单,虽然来到惠州好些天了,两个人不太适应这边清淡的饮食,赵美芝买了袋面,今晚烙饼,她是河北保定人,从小到大都是揪着大饼吃炒菜,进了京,把丈夫也影响了。 烙饼的做饭说起来也不复杂,但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南方人看来,步骤就显得寻常些,先是烫水,活一多半面粉。而后待面稍微凉,兑凉水活剩下的面,一定要把面活软和些,醒面半小时,把面在案板上摊匀成3-4毫米厚,把油、盐依次均匀的刷在面皮上;再将一端卷起,搓成直径半公分的面卷,分三五份,杆平,于铁锅放少量油,烧热,把饼放进锅里,慢火,正反面翻几次,直至面色微微焦黄,散发出面香味道,基本上就熟了,再起锅即可。 这种饼,吃的就是刚刚从锅里取出来时候的那个面香味,放久了放凉了就不好吃。 有讲究的,都是现烙现吃。 两人煮了白白的大米粥,摊个葱花鸡蛋,还有点昨天许梅拿过来的咸菜,凑合着吃了晚饭。 赵美芝将碗筷收拾好了,坐在房东之前没有搬走的破旧沙发上,把看着窗外出神的老板拉过来,一脸认真地说:“许华,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去深圳看丫头?” “你说呢?”许华还在想今天晚上遇到的那一对寻人的情侣,也算是情侣吧,勾肩搭背的,肯定不是兄妹,长的一点也不像。 赵美芝拿出刚刚开始织的毛衣,她前天买了大红色的线,起好了针,现在织成了浅浅的一个小边,手像是在空中飞舞,她一边织一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