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凡尘的神迹 (第7/15页)
期,法老们在神庙的西部修建了最大的比龙门。从此之后,神庙的建设工程基本就停了下来。 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建筑便是阿蒙神庙,供奉着底比斯的主神阿蒙。而阿蒙神庙的主要建筑包括10座门楼和3座大殿。确切地说,卡尔纳克神庙是一系列神庙的组合,在一条轴线周围,主庙的两旁分别修建了一些附属建筑和庭院,恰似一座天宫,四周有4尊兴建寺庙的过往的雕像和高达25米到35米的四棱尖顶石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方尖碑。石柱都是由整块的花岗岩制成,上面布满了象形文字,尖端甚至被镀金。 进入神庙,首先要穿过第二十五王朝修建的雄伟的比龙门。比龙门的名字来自于古埃及人对神庙大门的专用称呼,在卡尔纳克神庙之中这样的大门一共5道,将神庙分割为5个大部分。穿过第一道比龙门,是一个非常宽阔的庭院,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这座庭院建造过程很漫长,从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的1200多年间,埃及法老都曾在这个庭院留下足迹。庭院左边是一座偏殿,属于第十九王朝塞提二世,他为阿蒙神和妻子努特、儿子汗苏修建了这座圣殿。在庭院中央还有4座巨大的石礅,那是阿蒙神雕像外出参加宗教活动的时候临时憩息的地方。 在庭院不远处的第二座比龙门入口,一左一右两座巨大的雕像极其引人注目,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奥西里斯神雕像。左侧的雕像是站姿,双腿并拢,双手交叉在胸前,他的王后纳菲尔塔利的小雕像位于他的膝盖处。这座雕像以端庄、和谐的雕刻风格闻名于世,但右侧的坐姿雕像却因为后世破坏,早已面目全非。 在中央庭院的右前方,有一片柱廊,那就是拉美西斯三世神庙。虽然这座神庙显得较为寒酸,但它却因两件东西而扬名天下。其一是庙门上的拉美西斯三世征战图,图中包括了当时埃及所有城市的名字,是埃及考古的宝库。其二则是神庙内侧的小柱厅,这座厅的尽头有两个小房间,右边的是王后圣殿,左边的是法老圣殿,太阳光可以透过屋顶的天窗照射到法老圣殿中,神奇的是:每逢法老登基和生日这两个纪念日的清晨,第一束阳光正好可以直射在圣殿中央法老的雕像上,堪称古埃及建筑乃至全人类古代建筑的奇迹。 卡尔纳克神庙中的公羊雕像在埃及,公羊是太阳神阿蒙的形象代表,所以在通往卡尔纳克神庙塔门的神道两旁,有两排狮身公羊头的雕像,守护着神道。 ◎百柱大厅 举世闻名的百柱大厅是卡尔纳克神庙之中另一处极具特色的地方,这座大厅不管是宏大的建筑布局还是精美的雕刻装饰,都堪称举世无双。 第十八王朝的哈拉穆哈勃、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一世和塞提一世是修建百柱大厅的主要功臣。整个柱厅的面积接近5000平方米,里面有134根石柱,其中位于中间的12根石柱高达21米,直径达到惊人的3.6米,需要11个人张开手臂才可以将它合围。在石柱的顶端是盛开的纸莎草花形状,每一根石柱的重量都可以达到65吨。其余的122根石柱高度也可以达到13米,周长也可达到8米,柱顶雕刻着荷花的花蕾。 卡尔纳克神庙中伟大的石柱大厅 依靠着134根巨大的石柱,一座大殿庞大的屋顶被支撑起来。据考证,这座大殿的屋顶上还绘有各种彩色的图案,但是年代久远,神殿的屋顶已经不复存在了。1899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大地震,11根石柱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被接连推倒,更令大殿损失惨重。为了保证大殿石柱的安全,人们还曾经对它进行了全面修复。 百柱大厅的壁画也堪称奇迹,想要看到它必须要转到柱厅的外面。从外墙东侧开始,壁画描绘了塞提一世正在审查叙利亚居民砍树、在巴勒斯坦南部作战以及凯旋的情景。而西侧的壁画则主要是法老在西亚与非洲作战并获得胜利的场景。在南侧的墙壁上,可以看到拉美西斯二世作战以及向阿蒙神进献战利品的场景,第二十二王朝的努比亚法老庆祝对犹太国战争胜利的重大庆典也在壁画之中。 ◎石刻的文明画卷 沿着神庙的中轴线,经过了百柱厅,便是第三道比龙门和中部庭院。在这座庭院之中,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是最闻名的建筑。 方尖碑是埃及人心目中光与生命的象征,也是古埃及建筑中特有的一种装饰性纪念碑。方尖碑一般都会呈现出对称的形态,矗立在神庙的入口处,以方柱、尖顶状为主,高度不等,多在30~50米之间,由下而上逐渐缩小。 图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的顶端类似金字塔尖,法老喜欢用金箔来包裹它。当阳光直射在塔尖的时候,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是埃及人太阳崇拜的象征。它原本还有一个伙伴,但经历岁月的洗礼之后,一对方尖碑只剩下了一个。 在方尖碑的碑身上,一般都会镌刻各种阴刻的象形文字。埃及方尖碑不仅征服了“埃及征服者”,流失到了很多其他国家,也让很多现代建筑极力模仿,譬如美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就是一座现代方尖碑。 卡尔纳克神庙中的图坦卡蒙像 在第四道比龙门之后,也有一座令人惊叹的方尖碑,它是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采普苏特女王所修建。图特